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顾问 > 营养健康解决方案 > 生活习惯
早筛肝血管瘤,这 4 种方法要知道!
发表日期:2025-08-29 09:40:00    阅读数:3 
      早筛肝血管瘤,常用的方法有超声检查、CT 检查、磁共振成像(MRI)检查、肝动脉造影检查等。这些检查各有特点,能从不同角度辅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肝血管瘤以及其具体情况。

      1. 超声检查:这是一种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。它操作简便、价格低廉且无辐射。在超声图像上,肝血管瘤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高回声或等回声结节,内部回声均匀。对于较小的肝血管瘤,超声检查可能会发现其特征性的表现,如周边血流信号较少等。不过,超声检查也有一定局限性,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肝血管瘤,可能难以与其他肝脏病变准确区分。

      2. CT 检查:CT 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肝脏解剖结构信息。平扫时,肝血管瘤多表现为低密度影。增强扫描后,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,随着时间推移,强化逐渐向中心填充,延迟期病灶可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充填。CT 检查对于判断肝血管瘤的大小、位置、数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很大帮助,能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。

      3. 磁共振成像(MRI)检查:MRI 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,在诊断肝血管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。肝血管瘤在 T1WI 上多表现为低信号,T2WI 上呈高信号,且随着回波时间延长,信号强度逐渐增高,呈现“灯泡征”。这种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其他肝脏疾病进行鉴别诊断。此外,MRI 还可以进行多平面成像,更全面地观察肝血管瘤的形态和位置。

      4. 肝动脉造影检查:这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,通过向肝动脉内注入造影剂,然后利用 X 线摄影来显示肝脏血管的情况。肝血管瘤在动脉造影上有典型的表现,如早期可见肿瘤周边出现血管湖,造影剂在血管湖内持续时间较长,呈“早出晚归”现象。虽然肝动脉造影诊断肝血管瘤的准确性较高,但由于其为有创检查,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,如出血、感染等,所以一般不作为首选的筛查方法,通常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使用。

      早筛肝血管瘤对于及时发现病情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。超声检查、CT 检查、磁共振成像(MRI)检查和肝动脉造影检查各有优缺点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,有时还会联合使用多种检查手段,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。如果怀疑患有肝血管瘤,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。

文章摘自:https://www.familydoctor.com.cn/ganbing/a/202508/3618299.html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知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